——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上海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在天津、福建、广东自贸区进一步探索全面改革检验检疫监管模式;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对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要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的大背景、大思路、大目标、大格局,充分认识“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站在全局高度,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下一步,全国农垦要立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抢抓中央出台农垦文件的历史机遇,坚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落实各项政策举措,破解改革瓶颈和发展难题,形成积极稳妥、统筹创新、齐头并进的改革发展新格局。 回顾总结农垦事业的漫漫发展历程,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农垦的发展问题是由农垦的国有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特殊国情和战略需要决定的。无论是屯垦戍边保持边疆稳定,还是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无论是安置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还是保障国家粮食和橡胶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还是在“非典”和汶川地震等应急时刻,农垦都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完成国家指令,发挥了抓得住、调得动、应得急的国家队作用,为保持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支撑。二是始终坚持企业化、集团化、产业化的市场化改革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垦明确提出了企业化、集团化、产业化的改革定位。在农场层面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大规模重组整合场办企业;在垦区层面理顺政企社企关系,积极推进集团化改革,构建母子公司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产业层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探索农工商综合经营。目前,北京等17个集团化垦区已成为农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代表和履行农垦国家使命的主要力量。三是始终坚持把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作为重要职责。农业是农垦立垦之本、发展之基。一直以来,农垦始终秉持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建设这一历史责任和使命,坚持围绕“农”字做强做优做大,积极探索农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通过先行先试农业科技、加强物质装备建设、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等,不断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大力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代收、技术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在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对周边农村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农垦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垦始终紧紧围绕职工群众利益这个核心,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使垦区人民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而且使农垦改革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长期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发展依靠职工群众,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农垦经济质量效益。农垦要努力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将各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全程可追溯的农业全产业链。要积极创建产业发展格局,以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积极培育产品供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大型垦区集团带动产业公司、国有农场、新型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的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着力优化农垦经济产业结构。农垦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有效配置,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把各垦区和农场整合起来,形成责任共担体和利益共同体,实现不同垦区之间、不同农场之间协调发展。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路径逐步理顺社企关系,实现内部分开核算,外部互促发展,实现垦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提升农垦持续发展能力。农垦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科学施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和对产地环境的污染,打造规模化绿色安全生产模式,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安全水平。要推进农垦质量追溯工作转型升级,扩大追溯系统适用性和追溯产品覆盖面,实现重点垦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追溯全覆盖。要在规模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加强生产端的绿色发展和市场端的品牌建设,以规模化保障安全、以标准化实现安全、以绿色化巩固安全、以品牌化维护安全,建立一套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生产体系,确保农垦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推动垦际垦地合作共赢。农垦要开放思维,秉承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突破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控制力的“瓶颈”,采取直接和间接相结合、资本和契约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争取更大的市场话语权。要加大“走出垦区”的推进力度,完善“政府+农场+农民”等垦地合作新模式,促进生产要素在农场和农村之间有序流动,提升对周边农村农民的吸引力和带动力。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加工、仓储、物流、渠道等方面抢先布局,深化农业国际合作。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农垦职工合法权益。要稳步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公平分享土地红利。要科学规划、有效落实、严格监管,积极应用好各项惠农政策、民生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科学分享政策红利。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农场与职工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并通过自身创业、创新和创造,激活农场内生活力,有效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互利分享产业红利。要在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共同分享农垦发展红利。 一是深入贯彻中央文件会议精神,推动中央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农垦各级管理部门要承担改革措施落实的主体责任,把中央提出的“既要亲自抓改革部署,又要亲自抓改革督办,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的要求做到位。在具体落实有关重要改革部署时,要秉承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摆脱传统路径依赖,重点做好调查研究、问题反馈和实践创新;要注重统筹协调,确保改革任务相互协调、改革进程相互衔接、改革成果彼此配套;要坚决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要结合各地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要取势,又要取实,一步紧跟一步, 在实践中不断为下一步探索积累经验。在改革工作督办时,要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对重点的工作要及时查漏补缺,对主要的建议要及时汇总反馈,对需要完善的方案要及时分析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纠正。 二是全面深化农垦改革,加快推进农场企业化和垦区集团化改革进程。要沿着企业化发展路径,逐步实现国有农场经济功能企业化和社会职能属地化,把农场打造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稳步推进国有农场政企分开、社企分开,把能够移交的社会职能全部分离出去,暂不具备条件的农场实现内部政企、社企分开,全面理顺企业经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继续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国有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要按照集团化改革方向,理顺垦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经营能力。已经具备集团化管理架构的垦区,要稳定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实现整建制集团化。国有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市场化手段,组建专业性、区域性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垦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农垦要发挥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继续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产业化经营能力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集团公司+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强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快实施联合联盟联营战略,以米业、乳业、橡胶、种业、流通等为重点组建“中垦”字头股份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加快实现战略协同的全产业链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营销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加快由“大粮仓”向“大粮商”转变。以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为基础,以建设中国农垦品牌为抓手,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以“资源、科技、资本、品牌”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王守聪 作者为农业部农垦局局长)
新华社昆明7月26日电(记者吉哲鹏)记者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府获悉,目前芒市“7·21”泥石流灾害已造成芒海镇吕尹村户娜村民小组17人死亡、3人失踪、7人受伤。截至25日,已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村民小组8个,部分受灾地区也恢复DELUX多彩集团,目前抢险救灾正在有序开展中。既要优化乘客出行体验,保障司机合法权益,也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高城市交通空间资源使用效率,求取出租车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是对有效协调多种不同层次关系、矛盾的能力考验。在充分的讨论和博弈中确定底线,找到公共利益的“极大值”,出租车改革方案方能为更多人所理解、接受。谈到医养结合,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任委员钱学明有说不完的话。“推进医养结合的难点是管理体制,涉及卫生、社保、民政、保险等多个部门。今年我的提案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需要一体化。只有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才能让DELUX多彩集团医院开设养老机构”。
找准定向调控的“靶心”,就是要使各项政策最终落到惠及百姓生活上去。稳增长,是为了稳住由DELUX多彩集团增长带来的就业增加和民生改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不仅是为经济增长出力,更重要的是解决更多的就业。加大对保障房建设和城市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为的是保障住有所居和城市宜居环境。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等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为了雪中送炭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百姓生活和福利水平改善了,才能真正认可经济发展的成绩单。